构建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积极履行法律法规义务
劳动关系是雇主与雇员在劳动力买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则是劳动关系经劳动法调整后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中信建设承揽的国际工程多为EPC、PPP模式,虽不直接与劳务人员建立劳动法律关系,但存在劳务法律关系。随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的出台,总承包方现场劳务管理的法律约束和责任风险剧增。为履行法律法规义务,加强劳务管理、构建劳务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中信建设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石,关乎公司与员工双方利益,影响公司发展与稳定大局。构建五级劳务管理体系,抓好劳务管理工作,能降低公司作为连带责任被告的风险,减少劳务管理负面舆论,展现公司“义利观”,提升公司在追求和谐企业、和谐项目方面的影响力。
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中信建设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在海外,公司践行“与所在国合作共赢”承诺,培养当地人才,推动当地发展,百年职校的建设运营便是有力例证。在国内,公司通过工会慰问劳务人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展现良好企业形象。构建五级劳务管理体系,公司具备坚实基础与能力,这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一、贯彻执行公司三级管控体系的有效手段
中信建设采用“集团式管控、准事业部运营、项目部项目实施”的三级管控体系,总部统筹资源,事业部负责成本与经营,项目部具体执行项目。五级劳务管理体系与该管控体系相契合,是确保项目履约的有效举措,能够保障公司三级管控体系的顺利实施。
二、项目管理人员重视项目劳务管理工作
经过30多年发展,中信建设培育了众多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在项目建设中,他们不仅关注项目进度、安全等核心指标,还重视现场劳务管理。例如安哥拉项目部开展的“七一”劳务工人慰问演出活动,既满足了劳务人员的精神文化需求,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充分体现了项目管理人员对劳务管理的重视。
三、分包合作伙伴评价机制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分包合作伙伴评价机制,定期对劳务队伍进行考核评估,涵盖劳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该机制有助于筛选出优秀劳务队伍,为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为事业部和项目部提供可靠的劳务资源。
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内容与构建要点
一、公司总部劳务管理的职能职责分析
总部劳务管理职能广泛,包括落实国家法规、指导海外事业部遵循当地法规、制定劳务管理制度、处理重大劳务事件等。这些职能分散于各相关部门,人力资源部为主责部门。为有效履行职能,总部应在人力资源部设立专职岗位,配备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确保劳务管理职能落地。
二、事业部劳务管理的职责职能分析
事业部需落实国家及公司法规制度,制定劳务管理细则,监督指导项目部工作,推广劳务管理经验。事业部应参照总部模式,明确主责部门,设置相关岗位,配备专业人员,保障劳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三、项目部劳务管理的职责职能分析
项目部是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关键实施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党建引领,细化劳务管理目标,落实各项劳务管理制度,如劳务招投标、合同管理、实名制管理等。另一方面,建立四级劳务申诉处理体系,制定突发劳务事件应急预案并演练,定期召开劳务管理会议。项目部书记和总经理是劳务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设置专兼职岗位,做好劳务人员进场备案等工作,规避用工风险。
四、合作伙伴单位劳务管理的职责职能分析
合作伙伴单位承担着劳动力组织、落实项目部管理要求、保障劳务人员权益等多项职责。其项目部书记和项目经理是劳务管理第一责任人,需在项目部指导下,扎实开展劳务管理基础工作,提高劳动力工效。
五、劳务队和劳务班组劳务管理的职责职能分析
劳务队和劳务班组要贯彻用人单位责任,组织劳务人员签订合同,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劳动保护,做好工资核算等工作。队长和班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应深入了解劳务人员情况,建立应急联系台账,确保劳务管理工作细致入微。
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建议
一、进一步重视劳务管理体系知识管理,各取所需管理经验
中信建设在项目建设中积累的劳务管理经验十分宝贵。为实现知识共享与传承,公司应加强劳务管理体系的知识管理,组织经验交流和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加大对劳务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五级劳务管理整体水平,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
二、《项目管理手册》将劳务管理独立成章,齐抓共管劳务管理
现行《项目管理手册5.0版》中劳务管理内容分散在人力资源管理章节,完整性和重要性有待提升。建议将劳务管理独立成章,明确各级职责,形成公司、事业部、项目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劳务管理工作。
中信建设在新发展阶段,积极践行集团使命与战略,构建五级劳务管理体系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持续完善该体系,总结、推广劳务管理经验并实现复制,中信建设在推动国内外业务发展、高质量建设项目的道路上定能稳步前行,实现成为国际领先工程建设综合服务商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