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提升了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近日,笔者参加了两个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抽查了乡村振兴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发现乡村振兴工程管理项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
目前,乡村连片治理、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齐鲁样板村创建程序均是先由县农业农村局进行申报,上级农业局备案后再由乡镇具体负责实施。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存在:某些乡村振兴项目涉及的面广村多特点是金额小、工期短、较零散、施工技术简单。专业施工队伍不愿参与,“野生”施工队伍不按规范操作,加之工程建设项目一般乡镇都是口头委托村级干部负责,专业性不高,导致施工合同签订不规范,执行合同不严谨。如某村广场美化项目只签订简单的施工协议,缺乏施工合同的规范条款和内容,合同中仅约定工程金额,对于工程范围、建设工期、工程质量、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等条款无约定。
二、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
由于乡村振兴项目均在上级部门备案导致乡镇领导对项目建设管理不重视只关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完的最终效果,导致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一是擅自改变设计节点,导致工程变更过多。如某齐鲁样板村设计节点共12处,其中有3个节点未实施,2处节点实施与设计不符,另外增加设计外节点2处。二是施工队在建设过程存在先施工后补办询价手续,甚至无设计图纸直接施工,后补图纸,导致结算工程量难以控制;三是在履行招投标程序的项目中也常见投标文件格式、报价呈现规律性差异,不按中标价签订施工合同,支付工程款不按合同约定等问题。
三、项目建设完成后期管护乏力
乡村振兴项目验收后,乡镇对项目后续管理不再重视,管理缺位。一是项目重复建设,导致资金浪费。如某村即是美丽乡村示范村又是齐鲁样板村,由于设计单位不同,导致该村在美丽乡村栽植的树木不符合齐鲁样板村设计要求而进行移植或铲除导致资金浪费。二是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未发挥效益,由于乡镇制定实施方案没有因地制宜,只根据上级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而未实际考虑产业项目效益。如某乡镇根据上级规定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产业项目,由于该镇同质化厂房过多,导致厂房建设后未产生效益。三是村级配备的景观摆件由于缺乏管理,导致摆件缺失损坏,影响乡村的治理效果。
四、工程档案管理不规范
乡村振兴项目多数涉及乡镇建设办、农业办、林业办等不同部门,由于项目多数跨年度实施,乡镇人员变动较大,负责项目的工程人员并不固定,导致工程实施完成后,对项目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不重视,部分工程档案管理不规范。一是部分工程资料仅有作为会计凭证附件的施工合同,而工程的实施方案、竣工验收资料、施工资料、及相关工程量清单等缺失。二是未建立工程项目管理台帐,乡镇对各年度已实施完成项目、在建项目底数不清,各项目具体负责人不明确。
由于各乡镇实施的项目较多,有的项目属于跨年度项目,管理难度大,需要多方面加强监管,为促进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规范意识,完善合同签订
建议各乡镇要增强规范意识,从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合同管理,增强项目实施环节的风险防范,有效保障乡镇建设单位的利益,确保乡村振兴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实现资金的效益。
二是加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追究
项目主管部门应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追责问责,明确项目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法纪意识,按照“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行问责,加强工程监督力度,严格履行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强化工程管理人员责任;签订管护协议,落实管护责任,避免项目“一建了之”,相关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定期对工程进行巡视、监督,调动一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后期管护工作中来,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有机结合的后期管护新机制。
三是加强管理意识,建立工程档案台账
镇街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工程台帐,加强项目资料管理。工程结束后,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工程验收合格后,编报工程决算资料,报有权部门进行造价审核。工程造价确定后,应将工程从立项到竣工决算的整套资料装订成册备案,以备调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