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国际|从项目管理理论的变迁的看项目管理的重心

应邀做过很多培训工作,也组织或者参加过无数关于项目管理的会议,在这些场合我们总是关注项目:

📌 “坚持计划。”

📌 “按照流程走。”

📌 “赶上最后期限。”

随着项目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不二叔逐渐悟到:我们在“训练”机器人,而不是培养领导者。

现在不二叔会给每一位认真交换意见的PM如下的真理:

✅ 你不是一个任务跟踪器。

✅ 您不是会议安排者。

✅ 您是项目经理

当今最有效的PM不仅是范围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混乱中的人。让我们看看1950年代至2025年项目管理理论转变:

1950年代

指挥与控制

“坚持计划。”

自上而下的领导模式,严格的时间安排和严格的任务管理。受军事和工程学科的影响。要求人们服从计划。

1960年代

流程驱动

“按程序办。”

规范的项目步骤,并配有详尽的文档。瀑布模型的根源在于强调可预测性和有序性。要求人们遵循流程。

1970年代

协作

“共同规划,共同交付。”

团队开始跨职能合作。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更高, 跨部门沟通更顺畅。要求人们互相支持。

1980年代

注重绩效

“满足指标”。

强调可衡量的成果,例如关键绩效指标 (KPI)、预算和截止日期。像微软Project这样的项目管理软件越来越受欢迎。要求人们达到KPI。

1990年代

远见卓识

“推动转型。”

项目成为创新和变革的战略工具。PMOS (项目管理办公室)应运而生,旨在使工作与公司愿景保持一致。要求人们关注大局。

2000年代

敏捷且赋能

“赋能团队,迭代交付。”

敏捷和精益方法兴起。重点转向客户反馈、团队自主性和快速迭代。要求人们交付价值。

2010年代

适应性和包容性

“灵活并发展。”

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注重包容性领导力、情商和持续改进。要求人们适应和包容。

2020年代

以人为本

“人重于流程。”

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注重远程办公、心理安全和身心健康。领导层更加同理心,也更加灵活。要求人们以人为本。

2025年

人工智能增强与共情

“以科技和心引领。”

人工智能协助规划和分析。项目经理则专注于道德监督、情商和团队协作。要求人们以同理心+AI引领。

从上面管理理论发展的时间线可以看出,项目管理和实践已经从控制狂变成了变革的推动者,但遗憾的是有些人仍然没有赶上。

思考一下,如果您仍然认为项目管理是关于甘特图和清单的……那么您已经失去了您的团队。

未来是使用工具和同理心指导、关心和共同创造的团队建设下的PM。我们是管理项目还是管理人员?制度、流程、工作方法该怎么来建设?

△Disclaimer:

Some of the above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re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his company; this article is for study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cannot be used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f this article infringes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some articles The original author could not be contact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during the push. If copyright issues are involved, the original author is kindly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and deal with it immediately.

12345
管理、技术文章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