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招标准备阶段、开标阶段、执行阶段主要风险点,从体制机制、管理、技术三方面防控。
识别风险是强化风险管理的基础,预防风险是风险管控最有效、最积极的手段,全流程管控是落实风险管控思想的有效途径,将风险管理意识和管控措施融入招标采购各环节。招标采购有法定的、统一固化的流程,包括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和执行等主要环节。
本文用流程图法(见图1)对招标采购各环节存在的风险按顺序进行梳理、合并,按照招标准备阶段、开标阶段、执行阶段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风险点,加强风险管理,提出风险管控策略,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
招标采购风险分类
第一,法律风险。参与招标的利益相关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监督人员等)在招标过程中发生违法行为,如围标、串标、泄密等,相关责任人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质量风险。招标方案资格审查条件、技术条件设置不合理,导致信誉差、制造能力欠缺的供应商中标,或中标供应商为降低成本,在产品制造、原材料采购、检验检测环节偷工减料,造成供应物资质量风险。
第三,及时保供风险。如法定招标项目发生招标失败重招,或项目招标失败转为其他采购方式,造成采购周期延长,交货推迟,影响项目工期。
第四,成本增加风险。因招标方案、评标办法、最高限价等设置不科学、不合理,造成高价中标增加企业成本,或低价中标影响安全供应,造成全生命周期总成本上升。另外,招标失败一方面造成采购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工期延长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第五,信誉风险。公开招标参与招标投标的关联方多,如果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发生重大问题,必然会对公司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招标采购流程主要风险点识别
1. 招标准备阶段
招标方式选择不合规风险。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单项合同估算金额2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项目的设备材料要实施依法必招。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生的不合规问题,一是规避招标,需求单位或采购部门以时间紧急为由,或者采购物资是专利技术,供应资源只有一家,配套设施需要向原中标人采购等理由规避招标。二是招标方式选择不合规,依法必招物资未选择公开招标而选择邀请招标,造成竞争不足,不利于发挥充分竞争的初衷和优势。
招标条款限制公平竞争风险。招标文件中含有歧视性或带有倾向性的条款,不利于充分激发竞争和构建公平营商环境。常见的限制条款有:采购物资必须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投标人必须具备特定行业或者特定区域的经营业绩;投标时提供特定企业或特定用户的使用情况证明;无须强制资质认证的物资要求提供资质认证等。
招标条件设置不合理造成高价中标或低价中标风险。
一是对招标项目所需物资的市场资源状况和历史招标情况缺乏了解,未进行研究分析,招标人或招标机构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和能力不足,资格条件、技术条件设置过高或过低。设置过高易造成竞争不足甚至流标;设置过低易造成参与投标的供应商不在一个竞争平台。
二是市场调研、成本分析不够,最高限价设置不合理。设置过高则形同虚设,造成投标人围标抬高中标价格;设置过低则造成潜在投标人意愿不足而流标。
招标程序合规风险。招标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投标文件的接收、补充、修改、撤回等环节,未严格按照招投标规范操作要求执行,易造成投标人异议或投诉。
2. 开标阶段
开标、评标操作流程不规范风险。评标委员会组建和评标专家抽取范围、数量、程序不合规,指定或变相指定评标专家;未严格执行开标评标程序,对评标专家监督缺失,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泄露评标过程信息;未严格执行澄清程序,对实质性内容进行澄清、主动接受澄清、超范围澄清等。
评标委员会不正确履职造成的风险。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专家不专”;评标委员会的组成人数、比例不符合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未严格履行评标专家的权利和义务,评标专家不诚信、不公正、不担当。
评标工作质量风险。评标委员会初评时,未能全面审查每一份投标文件是否对招标文件所提出的实质性要件做出一一响应;评标过程中偏离了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对招标异常处理不规范;评标专家履职不够,存在倾向性打分,该否决不否决,或者“抠字眼”废标;评标报告编制不规范、未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推荐中标候选人等。
投标人诚信体系风险。投标人资质业绩造假、串标围标骗标、恶意质疑投诉、扰乱招投标秩序、不执行中标结果、不缴中标服务费等。
3. 执行阶段
中标人确定风险。招标人未严格按照评标委员会出具的评标结果选择中标人,未严格依据评标委员会决议确定第一候选人为中标人,或由领导定标、会议定标等。
签约风险。未严格在规定时间内(30日),按照招标结果签约,或就合同实质性条款进行二次谈判,如改变供应商、价格、交货、技术条款或增加配件、服务等。
履约风险。合同执行管理不严格,不执行框架协议分配份额、调价机制等;未按照合同规定开展进度、质量控制,质量不达标、交付不及时;中标人将中标结果转包。
招标采购风险管控策略
在风险识别基础上,主要从体制机制防控、管理防控、技术防控三方面有针对性制订风险防控策略。
1.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风险文化培育,为防控风险提供保障
(1)建立完备的招标管理体制,分置核心权力
笔者所在企业由集团公司总部建立了完备的招标管理体制,设立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委员会,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划、监督指导招标投标工作,研究决定招标重大事项;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总部归口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制度体系建设,统一招标采购流程、统一招标操作平台,推进招标文件和评标办法标准化,负责培训、监督、考核、诚信体系管理以及异议投诉等处理。下属各企业物资供应部门是招标需求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企业招标需求管理。
通过优化机构设置、明晰部门职责,实现招标采购管理、招投标操作(开标、评标)、招标业务(招标需求、招标方案等)分离,通过分置权力和机构设置,从体制建设上防范风险。
(2)健全招标采购管理机制,实施“六统一”管控
在研究国家招标采购法律法规基础上,持续健全招标采购管理制度,制订包括招投标管理办法、操作规范、监督办法等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严格界定了招标采购适用范围(应招必招、能招尽招)、招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操作流程(标准流程)、操作规范等。形成了制度、流程、招标文件、评标办法、评标专家库、操作平台的“六统一”管控长效机制。
(3)培育风险管理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软实力,是推动各项工作顺畅开展的保障。单纯依靠制度规范,很难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效,还需要把风险管理切实融入本企业文化体系,通过长期浸润,促进组织和员工自觉践行风险管理。要将风险管理意识深植企业组织和员工心中,打破“上热中温下凉”怪圈,在上层领导高度认识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强化从上至下的理念渗透,增强全员风险意识,做到入脑入心,并成为全员共识和自觉行为。同时,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打造一支既具备技术、经济专业知识,同时又懂招标投标、合同和法律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队伍,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部分国有企业人员知识结构、技能结构不合理,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招标采购是2013年左右开始全面推进的,部分人员对招标采购的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掌握不够,依法合规操作的水平不高,导致招标结果不理想甚至招标失败。因此必须加强对国家法律法规、各级管理制度和先进理念的宣贯,通过开展大培训、大讨论、专题问题分析、优秀和问题案例解读、招标采购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清晰识别招标采购各维度风险,深入解读领会各项规章制度、文件及要求,不断提高招标采购质量,减少直至避免风险发生。
2. 突出招标采购全流程关键点,开展“回头看”实施全程管控
物资供应的目的是实现采购物资的安全、及时、经济供应,在招标采购流程中,决定采购效果的主要节点是供应资源(供应商)和价格确定,因此,在招标采购风险管控中,在完善体制机制、从源头做好防控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把好招标采购的关键点(供应商和价格)和招标后的“回头看”(后评价),通过全程管控强化风险管理,不断提升招标采购的效率和效果。
(1)强化供应商资信能力审核及履约评价,从源头防范供应风险
招标的目的是找到最适合的供应方,必须严把供应商准入关口,严谨、科学评估、审核投标人的资信能力,选择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是关键,有利于维护招投标采购的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招标各参与方的权益。
企业可选择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作为评价机构,一是在资信审核方面,联合专业信用机构,从基本资质、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行政合规等维度,对法人主体合规守信情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给予综合信用评级(从AAA到C共9个等级)并实施年度跟踪评价。
二是在产品质量评价方面,联合产品质量评价机构,从资质等级、质量保证体系、技术装备能力、检验检测能力等维度,对产品给予专业评定评级(A、B、C共3个等级),并实施年度跟踪评价。
三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对每笔订单的质量、服务、交货及时性、性价比等方面进行履约动态评价,按照考评结果对供应商进行星级管理(0〜5星)。
以上评级在评标过程中均按照不同级别赋予相应得分,作为评标得分的一部分,综合评价供应商资信能力。
(2)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践行物资采购降本增效天职
第一,合理选择评标办法。平衡综合评估法和最低投标价法两种评标方法的优劣,根据招标物资特点合理选择。
第二,合理确定基准价。常用的基准价确定方法有三种,一是以所有评标价格的最低值作为评标基准价;二是以所有评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评标基准价;三是去掉一定数量的最高、最低报价后的算术平均值(或再进行一定程度的下浮)作为评标基准价。具体选择时需要考虑物资特性和供应资源市场情况等。
第三,合理设置最高限价。最高限价在防范高价中标问题上,虽然治标不治本,但是仍然是控制价格的有效手段。通过设置合理的最高限价,可以在一定限度上遏制投标人乱报价、扰乱招标秩序的现象,增加招标透明度,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3)开展专项治理定期“回头看”,科学评价招标采购效能
为评估招标采购工作开展情况,防范招标风险,需建立完善招标项目跟踪评价(后评价)机制。通过跟踪评价,检查法律法规、制度、管理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揭示在招标范围确定、招标评标过程、招标结果执行等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是招标基础管理,检查国家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和宣贯情况、招标采购职责落实情况、设施场所建设情况以及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二是招标范围执行,主要检查应招未招、应公开未公开情况。
三是招标投标评标过程,主要检查招标方案管理是否规范,资格、技术、商务条件设置是否合规,评标办法是否合理,评标委员会组成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招标文件的要求组织招标、开标、评标、定标,否决投标是否合规等。
四是招标结果执行,主要检查是否依据招标结果签约,是否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约,合同(框架协议)约定的品种、数量(份额)、价格(调价)、质量、交货期等是否履行到位。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剖析原因,规范招标行为,提高招标效能,防范招标风险。
3. 加大信息化投入,利用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实施防控
笔者所在企业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和风险管控,将依法合规、防控风险作为物资招标采购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招标采购信息全程留痕、永久追溯,并通过监管系统实时监控业务开展情况,防范了风险发生。
(1)建设电子化招标平台,实现信息系统互联
优化建设电子招标平台,推进招标方案标准化,实现在一个电子招标平台完成招标方案编制、招标委托提报及其他招标流程;实现在线投诉质疑、在线解释说明,公开异议投诉及处理情况,广泛接受社会管理监督;不断完善供应资源标准信息管理系统,打通电子招标平台、电子商务(EC)、易派客平台(EPEC)的数据通道,同时与ERP系统和财务系统共享;实施信用数据管理,供应商在招投标中的信用行为反映在供应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与第三方信用评价系统对接融合,建立招投标相关主体信用数据库。
(2)建设全流程监管平台,实时监控异常风险
聚焦物资供应关键环节,结合企业内审外查问题及管理重点,梳理采购全流程的业务风险,通过识别风险、完善监控指标、集中验证指标,构建了物资采购全流程监控指标和监管平台。对应招未招、订单拆分、合同逾期签订、合同与中标结果不一致、供应商串标围标、评标专家评分偏离、价格对比等异常情况进行监管分析。丰富了业务部门的管理工具,便捷了管理部门的业务监控,借助采购全流程管理监督平台各个指标,使监督部门的监督来源更加清晰。
风险管理应贯穿在招标采购全过程,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的科学步骤有效应对。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因为国有资金性质,招标投标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政策规范执行,管理者要高度认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深入研究企业招标工作现状,清晰识别招标采购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管控策略,借助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招标采购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将招标采购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