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破解风光配储并网难题

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其大规模并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然而,风能和光能的间歇性(风力时强时弱、日照昼夜交替)和波动性(功率快速变化)特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
储能系统凭借其灵活的充放电能力,成为平抑波动、提升消纳能力、保障可靠性的核心手段。基于储能需求制定科学的并网策略,是推动风光高效、稳定接入电网的必由之路。

01

储能在风光发电并网中的核心价值

1、平抑功率波动,提升稳定性

 风光出力受自然条件影响剧烈。储能系统在发电功率过剩时(如强风、正午强光)吸收多余电能,在出力不足时(如无风、夜晚)释放电能,有效平滑功率曲线,减少对电网频率和电压的冲击,保障供电质量。

2、增强电网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

当风光发电功率超过电网实时消纳能力时,被迫弃风弃光。储能系统在发电高峰时段存储多余电能,在用电高峰或发电低谷时段释放,实现电能的时空转移,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更匹配负荷需求,显著提高电网消纳上限。

3、保障供电可靠性,充当应急电源

 在发电设备故障或自然灾害导致供电中断时,储能系统可作为快速响应的备用电源,为医院、通信基站等重要负荷提供持续电力支持,提升电力系统的韧性和可靠性。

4、支持分布式发电并网

分布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通常规模较小,分布分散,接入电网会带来管理难题和冲击。配套分布式储能系统可在本地进行电能存储和调节,减轻对主网的冲击,提高分布式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可通过就地消纳降低输电损耗。02

风光发电特性与并网挑战及储能需求

风光的发电特性使得在并网时面临功率的间歇性、波动性导致电网功率不平衡、频率电压波动、消纳困难核心挑战。

储能需求类型包括:

①功率型需求(快速响应): 应对秒级至分钟级的快速功率波动,要求储能具有高功率、快速响应能力(如飞轮、超级电容、部分电池),进行实时充放电平滑功率曲线。

②能量型需求(能量转移): 应对小时级甚至跨日的能量不平衡(如日内峰谷、风光出力低谷),要求储能具有大容量、较长放电时间(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实现削峰填谷,提高消纳。

③备用电源需求: 为应对突发故障或极端事件,提供持续可靠的电力保障,要求储能具备一定的容量和可靠性。03

储能容量与配置的关键考量

确定储能容量和配置方案需综合考虑:

1、风光特性: 装机规模、出力波动幅度与频率(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模型)。

2、电网需求: 负荷曲线特性、电能质量要求(电压、频率允许偏差)、系统调节能力。

3、储能技术特性: 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响应速度、功率/能量密度、成本、安全性(如锂电、铅炭、液流、压缩空气等各有优劣)。

4、经济性: 初始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潜在收益(如峰谷价差套利、提供辅助服务收入),需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

5、确定方法: 基于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风电/光伏出力预测、负荷预测),运用优化算法(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求解满足特定目标(如最小化弃风弃光率、最小化总成本、最大化收益)下的最优储能容量和配置(功率/能量比、位置)。04

基于储能需求的核心并网策略

1、含储能的发电联合调度策略

目标: 最大化可再生能源消纳、维持电网功率平衡(频率/电压稳定)、优化系统经济性。

原则: 优先利用风光发电;根据储能状态(SOC)和电网需求智能安排充放电(低SOC优先充,高SOC按需放);兼顾设备状态。

方法: 采用分层调度。

▪  上层(日前/日内): 基于预测数据,制定风光发电计划、储能充放电计划及常规机组启停计划。

▪  下层(实时): 根据实际风光出力和电网状态,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功率,快速平抑预测偏差和突发波动(如风光骤增则储充,骤降则储放)。

2、功率平滑与稳定控制策略:

平滑功率波动: 储能系统实时监测风光出力变化,依据预设规则(或先进控制算法)快速调整充放电功率:出力上升过快则储充吸收多余功率;出力下降过快则储放补充功率,使并网功率曲线更平滑。

稳定电压频率:

▪ 电压控制: 储能通过调节无功功率(吸收或发出)来支撑接入点电压稳定。

▪ 频率控制: 电网频率下降时,储能快速放电增加有功输出支撑频率;频率上升时,快速充电减少有功输出抑制频率。

控制算法: PID控制(简单易用)、模糊控制(鲁棒性强,适应非线性不确定性)、模型预测控制(MPC,基于预测优化控制效果佳,计算复杂)等可根据场景选用。

3、储能与电网交互协调策略:

信息交互: 实现储能系统与电网调度中心的双向实时通信,共享电网运行参数(负荷、电压、频率)和储能状态信息(SOC、充放电能力)。

协调控制模式:

集中控制: 由调度中心统一优化决策,向各储能单元下发充放电指令(适用于全局优化任务,如大范围调频)。

分散控制: 各储能单元基于本地信息(自身状态、本地电网参数)自主决策充放电(响应快,适用于局部电压支撑)。

集中+分散: 两者结合是更优解(调度中心定目标,本地控制器执行微调)。

市场激励机制: 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允许储能通过提供调频、调压、备用等服务获得经济补偿,激发其主动参与电网调节的积极性。05

结束语

基于储能需求的风光发电并网策略,通过科学的容量配置和高效的调度控制(联合调度、功率平滑、交互协调),能够有效解决风光并网的波动性、间歇性难题,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消纳能力,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效利用的核心路径。

未来发展的重点在于:

持续优化调度与控制算法以提升响应精度和速度;

大力降低储能系统成本(尤其是长时储能)以提高经济可行性;

突破关键储能技术瓶颈(如寿命、安全、能量密度);

完善市场机制和标准体系以促进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价值实现。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储能将在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进程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

△Disclaimer:

Some of the above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re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his company; this article is for study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cannot be used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f this article infringes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some articles The original author could not be contact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during the push. If copyright issues are involved, the original author is kindly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and deal with it immediately.

12345
Clas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