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国际|基于项目的方法vs基于产品的方法(八大不同)

无论是建设一栋高层建筑,还是建设一个工厂或者一段铁路,我们都会称之为“项目”。

学过项目管理的都知道项目的三大特性:

1、临时性: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2、独特性:也叫一次性。独一无二,独特性是项目的风险所在,也导致项目工作的挑战性和项目产品的竞争力。

3、逐渐细化性:任何一项工作,如果你更看重它的临时性、独特性和目标明确性(通过逐渐细化加以明确),它就是“项目”。

因此基本建设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方法”。早年的汽车、飞机、轮船的建造方法的逻辑一样,也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方法。而“基于项目的方法”核心的管理理念是“分解”,把项目按照一定的逻辑“分解”成我们可以采购、可以管理的细项,而这些可以分解的细项逐渐地被标准化,具备了在不同项目上的可重复性,于是汽车、飞机、轮船的建造业便从“基于项目的方法”升维采用了一种“基于产品的方法”:大量采用标准化、可重复的部件、构件和产品“集成”组合成可以满足市场需要,功能更为复杂的“产品”。

而我们所从事的建筑业,目前正处在这个“跨越”的过程中。无论您是否喜欢,变革已经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行业。
笔者认为,基于项目的方法和基于产品的方法有八大不同。

分解结构的随意性vs 分解结构体系标准化

因为我们深信不疑每个项目的“独特性”,“基于项目的方法”的的分解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和个性。笔者遇到的项目分解结构,即使项目本身是那么雷同,也因为项目经理或者设计经理的个性或者认为可以合并某些三级四级项目而导致没有两个完全一致的。“基于产品的方法”的项目分解到了二级时候便受公司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进入了全公司具备一致性,再深入下去,里面的部件、构件、标准设备等在不同的项目里具备可重复性、可替代性,而在公司范围内这些部件、构件、标准设备只要是性能规格相同便有了唯一的“身份代码”。“乐高”的标准化是每块产品上的圆形凸块。

基于项目采购管理管理vs基于公司供应链管理

“基于项目的方法”是以项目为成本核算单元,项目部管理质量和进度。从某种程度上是基于一个临时性组织和人员素质的管理。

“基于产品的方法”是以公司层级以供应链的方式核算成本,管理质量,配合每个项目的交货期。前文讲过,无论是研发、生产和制造过程中都要参与。而且不允许所谓的“ 黑盒 ”的存在,还深入到供应商的资源管理,如对供应商原材料源头的管控和垄断,确保材料质量与供应的同时,还能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管理好二级、三级供应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级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业主对变革的引领(需求侧)vs承包商对变革的引领(供给侧)

我们的业主为了满足他们客户的需求,“创造”或者“设计”产品,要基于我们能生产什么而销售什么,是一种从需求侧研究客户的方法。

《乔布斯传》中有这么一段话,“消费者并不清楚现在科技的发展水平,他们并不知道科技可以干什么,他们也不能预测下一个改变整个行业的突破口在哪里。人们不知道想要什么,直到你把它摆在他们面前。正因如此,我从不依靠市场研究。”,顾客并不知道如何创新。在电灯、电话、火车、汽车、飞机、计算机等发明诞生之前,大多数人不会想要这些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还不存在。因此,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经说过:“如果我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可能会说自己想要一匹快马。”承包商基于创造性的运用更现代的理念和材料、技术的设计更容易实现从供给侧的满足客户需求。

基于项目的方法更多是基于客户营销导向,即非标一次性小规模的营销,而“基于产品的方法”则侧重于需求导向,其标准可定制规模化。

基于成本控制vs基于价值创造

基于项目的方法核心是项目成本控制。

基于产品的方法核心是创造价值,从设计研发中发现客户价值,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实现客户价值,在品牌、运维中增值客户价值。

基于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的能力vs基于公司管理能力

由于项目的临时性,项目经理的选择和项目团队的构建也具有临时性,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磨合需要时间。项目成败是基于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的能力。

供应链管理是管理具备重复性的部件、零件、构件和设备,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形成在公司层级,更容易形成专业化。

基于个性设计vs基于数字资产

“基于项目的方法”更侧重于个性的设计,希望设计师以其经验在功能性、外观新颖等方面“吸引”消费者。而基于产品的方法在上述的基础上将所有物理信息全部数字化和AI化:城市规划叫CIM,建筑行业叫BIM,物业管理叫FM,工厂运营叫数字孪生,所沉淀的数字资产价值在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既来源于服务业主过程又反哺新的项目,产生利润创新点。有前瞻性的企业,包括工程公司,设计公司,甚至咨询公司都将转型为一家数字资产服务价为价值内核的企业,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数字化将极大地提高构件、部件、零件标准化的程度,以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准确交付。

基于短期的信息不对称技术门槛 vs 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价值依赖

基于项目的方法主要依靠消费者与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设计师之间,设计师与运维服务之间主要靠信息不对称建立所谓的技术门槛。

基于产品的方法将由用户整个参与设计、质量管理、运维过程,设计参与质量管理和运维过程,运维参与设计、质量管理过程,质量管理参与设计、运维过程的多元互动的全生命时期价值依赖。

微笑曲线中端vs微笑曲线两端

毫无疑问,“基于项目的方法”重点在于建造过程,是微笑曲线的中段

基于产品的方法的重点在设计、研发、运维、品牌,是微笑曲线的两端。

从“基于项目的方法”向“基于产品的方法”前进的路径是:从单一项目管理逐步过渡到项目集(群)管理然后构建基于产品的管理(供应链管理)。

几年后我们的不同就在于今天我们是坚持“基于项目的方法”,还是愿意走向“基于产品的方法

△Disclaimer:

Some of the above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re from the Internet,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his company; this article is for study and research purposes only and cannot be used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If this article infringes your right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some articles The original author could not be contacted due to various reasons during the push. If copyright issues are involved, the original author is kindly requested to contact us and deal with it immediately.

12345
Classific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