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电站施工流程
7.1. 1、充电桩基础制作
7.1.1. 充电桩基础采取砖混加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强度:C15。砖混结构深度不低于500mm,基础主要受力范围内土层需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
7.1.2. 基础底部设素土或碎石垫层,夯实。施工中用30mm厚1:3水泥砂浆,裸露面磨平 。基础四周回填土应分别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回填,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基础开挖后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雨水、施工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充电桩基础中间预留电缆孔,基础刷黑黄警示漆。
7.1.3. 7KW交流立柱充电桩基础尺寸:400x300x200(长、宽、高)
7.1.4. 30KW直流立柱充电桩基础尺寸:900x700x200(长、宽、高)
7.1.5. 60KW直流立柱充电桩基础尺寸:900x700x200(长、宽、高)
7.1.6. 90KW直流立柱充电桩基础尺寸:1000x800x200(长、宽、高)
7.1.7. 120KW直流立柱充电桩基础尺寸:1000x800x200(长、宽、高)
7.2. 挖沟槽土方
7.2.1. 充电桩电缆常见的敷设有埋地和沿墙两种方式,其中埋地需注意开挖后注意绿化带及时恢复,地埋前让甲方现场确认挖沟宽度和深度,电缆沟宽度不低于500mm,深度不低于700mm。
7.3. 桥架制作
7.3.1. 现场敷设金属桥架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施工,事先调整好桥架的走向、安装高度及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所有的非导线部分的铁件,都应做好相互连接和跨接,使它们成为一个连续导体,并且做好接地。
7.4. 电缆敷设
7.4.1. 电缆敷设前应检查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电缆线盘及其保护层是否完好,电缆两端有无受潮。
7.4.2. 直埋电缆人工敷设时,注意人员组织敷设速度,防止弯曲半径过小损伤电缆;敷设在电缆沟的电缆支架上时,应提前安排好电缆在支架上的位置和电缆敷设的先后顺序,避免电缆交叉穿越;
7.4.3. 注意电缆有伸缩余地,机械牵引时注意防止电缆与沟底弯曲拐角处摩擦挤压损伤电缆。电缆沿桥架或线槽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
7.4.4. 埋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保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以采用无铠装塑料护套电缆。在流沙层、回填土地带等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电缆通过有振动和承受压力的下列各地段应穿管保护,保护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4.5. 1)、电缆引入和引出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
7.4.6. 2)、电缆通过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
7.4.7. 3)、电缆引出地面至地下0.2米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 22
7.5. 配电箱安装与接线
7.5.1. 1)、作业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作业现场要有专人看护;作业人员要戴绝缘手套和安全帽,穿长袖紧口工作服,严禁穿背心、短裤工作。
7.5.2. 2)、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电器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7.5.3. 3)、配电箱内必须设N线端子(排)和PE线端子(排),N线端子(排)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排)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
7.5.4. 4)、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
7.5.5. 5)、配电箱上配线需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活动部位均应固定,并做分路标记;进出线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进出导线应预留适当余量,便于检修。